連月來,全球多個經濟體密集推出新舉措,在跨境貿易和投資中加強本幣結算。
作為拉美最大經濟體,巴西允許在與中國的雙邊貿易中采取本幣進行結算,進一步印證了全球“去美元化”的趨勢。
工銀巴西成功辦理
首筆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
據新華社消息,近日,中國工商銀行(巴西)有限公司已成功辦理首筆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 貿易雙方不再使用美元為中間貨幣,在清算效率、匯兌成本等方面均體現出顯著優勢。
工銀巴西負責人表示,該行未來將繼續積極發揮巴西人民幣清算行優勢,努力為兩國企業提供便利、高效、安全的跨境人民幣結算服務,推動中巴經貿合作不斷邁上新臺階。
近年來,中巴經貿往來日益密切,合作金額不斷增長。本次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的成功落地,標志著中巴企業在貿易往來中擁有了更多幣種選擇,有助于提升人民幣在中巴貿易和投資中的占比,為中巴經貿往來與金融合作注入新活力。
今年年初,中國和巴西簽署了在巴西建立人民幣清算安排的合作備忘錄。2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授權工銀巴西擔任巴西人民幣清算行。
至此,工商銀行已在新加坡、盧森堡、卡塔爾、加拿大、泰國、阿根廷、俄羅斯、老撾、哈薩克斯坦、巴基斯坦、巴西等11個國家擔任人民幣清算行,并且是南美洲擁有人民幣清算行數量最多的商業銀行。
作為拉美最大經濟體,巴西允許在與中國的雙邊貿易中采取本幣進行結算,進一步印證了全球“去美元化”的趨勢。
巴西圣保羅州立大學經濟與國際研究所主任馬科斯·皮雷斯指出,使用本幣結算后,兩國出口企業不必再將雷亞爾或人民幣兌換成美元等第三方貨幣,從而免除額外的交易成本,“從金融的角度來看,使用本幣結算還可以創造出大量的雷亞爾和人民幣資本,促進直接投資?!?/span>
人民幣超過歐元
成為巴西第二大國際儲備貨幣
值得一提的是,巴西中央銀行3月31日宣布,人民幣已超過歐元,成為該國第二大國際儲備貨幣。
根據巴西央行當天在官網發布的《國際儲備管理報告》,人民幣2019年首次出現在巴西的國際儲備貨幣行列。截至2022年底,人民幣占巴西國際儲備比例達到5.37%,超過歐元4.74%的比例。
報告顯示,目前,美元在巴西國際儲備中仍居主導地位,占比達80.42%。受美聯儲加息和美元升值等因素影響,2022年巴西國際儲備總額較上一年有所下降。同時,巴西央行國際儲備投資組合構成沒有顯著變化,仍然堅持尋求多元化戰略配置。
多國與美元“拉開距離”
據《印度人報》網站報道,印度外交部日前發表聲明稱,印度和馬來西亞已同意用印度盧比進行貿易結算。印度聯合銀行等將為這項新機制提供支持。報道稱,此舉表明印度愿意采取具體措施實現其國際貿易“去美元化”。
據《東盟簡報》網站消息,東盟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近期在印度尼西亞舉行。會議的首要議程是討論如何減少金融交易對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的依賴,轉向以當地貨幣結算。
會上,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還敦促其他東盟國家使用本地銀行發行的信用卡,并逐步停止使用外國支付系統,包括美國的visa和萬事達卡等。
剛剛結束訪華的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4月4日在該國國會表示,馬來西亞沒有理由繼續依賴美元,馬來西亞已向中國提出成立“亞洲貨幣基金”的構想,提議兩國貿易可以用林吉特和人民幣結算,而中方對該提議亦持開放態度。
在此之前,歐佩克第二大產油國伊拉克也宣布了新的國際貿易結算措施。據路透社報道,伊拉克中央銀行2月22日表示,該國計劃首次允許用人民幣結算來自中國的進口貿易。此前,該國對華貿易一直以美元結算。伊拉克央行稱,新規定將改善伊拉克獲得外匯的渠道。
拉美地區也在行動。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今年1月,巴西總統盧拉與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宣布,兩國將就創建屬于拉美地區的共同貨幣進行準備工作,并將邀請拉美地區其他國家加入,以促進區域貿易、降低對美元的依賴。
2022年1月,土耳其與阿聯酋央行簽署一項價值640億里拉和180億迪拉姆的貨幣互換協議,用以推進本幣雙邊貿易。
去年4月,以色列央行將加元、澳元、日元和人民幣首次納入其外匯儲備。此前,該國只持有美元、英鎊和歐元3種貨幣。
去年7月,伊朗外匯市場啟動伊朗里亞爾/俄羅斯盧布貨幣交易。隨后,俄羅斯也表示,將逐步在與伊朗的貿易中放棄使用美元。
今年1月,沙特也在達沃斯經濟論壇上表示,對以非美元結算貿易持開放態度。
3月29日,中國首次以人民幣結算跨境購買進口液化天然氣(LNG)。該交易由中國海油與法國道達爾集團在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所中心達成。
截至目前,中國人民銀行已經在29個國家和地區授權了31家人民幣清算行。與40個國家和地區的央行或貨幣當局簽署了雙邊貨幣互換協議,協議總額超過4萬億元。
外貿人在接訂單時,不妨問問買家,是否能夠用跨境人民幣支付?